maxwellsdemon

maxwellsdemon

Wechat: maxwellsdemon 联系请备注
工业4.0

关于未来人类发展趋势的必然畅想

1. 生产力和工业4.0的发展,商品中,物质成本的占比会逐渐降低,创意(虚拟商品)的比例会逐渐提升。物质的生产制造决定了人需要setle down在一个地方参与生产和制造流程,而创意商品是无地域性的,你可以世界各地各种地方进行创意的生产。如果这个未来成立,人类的流动速度会空前的加快和频繁。 2.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人们获得收入的手段中,从互联网经济中产生的比例会越来越高。这同样决定了,只要你在互联网上能提供稀缺资源,你同样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获得收入。你也可以收入来源在中国,但人却在美国生活。因为互联网会导致你的收入地点和生活地点是2个地方。随着签证逐渐方便,移民一定不会是一个必然的选择,但是人类的流动速度也一定会变得更频繁。 如果人类的流动速度变得更频繁,人类的收入来源变得更虚拟和更多样性,这部分人群比例的增大会带来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潜能。 比如,这部分高素质流动人口的报税问题,子女上学问题等等,都会变得非常有意思。
1 min read
招聘

《合伙人》It's Not The How Or The What But The Who

书名翻译不靠谱,其实就是讲如何找到高潜力人才。 任何行业中,大部分人绩效水平低,明星员工数量很少,而且佼佼者和平庸者差距很大。 1. 多级筛选,提高准确率。 2. 如何评估高潜力人才?测评清单。最简单的方法,把关键指标提出,打分。 3. 高潜力的四种特质:求知欲、洞察力、沟通力、意志力。 4. 很重要的一点,可移植性。这个和“执行”里面的概念一样的,牛逼的执行人才,不是看他们之前做成了什么,而是在什么样的困难下完成任务的,以此来评估可移植性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下面讲的是人才的培养和团队的打造 1. 加速新人融合,过渡阶段指导。不要隐瞒人才选择的决策。 2. 如何培养潜力人才: a) 确定他们真的想提高 b) 帮助他们对自己的优势和缺点进行客观的评估 c) 确定学习日程和行动计划 d) 不断
1 min read
小众

《小众行为学》Niche

又翻了一本书,小众行为学,感觉作者相对来说行文的逻辑并不是非常清晰,当然,翻译也有很大的锅,一堆大长句完全不适合快速阅读。 书的前半部分主要是一堆例子,借鉴意义不大;后半部分分析了一下为什么会有小众,小众市场为什么可以盈利,怎么抓住小众市场等等。 一些散的点 一. 2004年第一次,40岁以上的人买唱片超过年轻人。那个时候,婴儿潮的人正值40岁,有强消费能力+人口比例大+不易通过互联网获取非法信息,造就了这个结果。 回看中国,互联网的发展和80后的成长紧密相关,80后需要社交的时候有了QQ,需要校友的时候有了人人,需要工作的时候有了51job,需要生育的时候有了贝贝网,等等。 要看未来5年的趋势,需要看一个很重要的因素,人口出生率: 1. 5年后的主力15-20岁人群,在20年前的人口出生率是多少?决定了青少年市场的规模 2. 5-30岁的人群,在30年前人口出生率多少?决定了母婴市场的规模 3. 40-50岁人群,在40年前的人口出生率是多少?决定了中年市场的规模 4. 60岁的人群,在60年前人口出生率多少?决定了老年市场的规模 此外,还需要看那个时候的社会发
4 min read
执行

《执行》笔记

先读了《商战》,然后看到推荐的《执行》,于是拿过来读一下。 其实整本书核心的核心讲的就是如果“执行”,好的战略并不一定能带来公司的成功,好的执行才有可能。所有公司都在讲执行,但是如何做好执行,这个是书里面主要讨论的内容。 书里面提到的执行核心关注3个流程:人员选育流程、战略制定流程、运营实施流程。 但是,书里面启迪更大的点往往是一些小点。 1. 领导者需要注意的基本行为包括:全面深入了解企业和员工、实事求是、设定明确的目标并排出优先顺序、持续跟进(这个我们做的最不好)、赏罚分明、通过教练辅导提高下属能力、了解你自己。我理解上,执行的核心就是持续跟进,找出反馈,更新策略方法。这个和“Growth Hacking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 2. 开会需要避免大多数默认的会议,那种最低效,而且其他人未必同意你的想法。 3. 制定奖励规范只是一部分,难的是如何将你的理念转化为可执行的任务。 4. 如何进行开放式的对话?比如对人员进行评估,让更多人参与,并且公正的指明优缺点,或许会效果更好。
3 min read
思想

《人类思想史》&《北京四合院》

好久没有坐下来一整天读书了,难得有一个周末可以安静一下; 把《北京四合院》的翻完了,下次再去参观四合院的时候,应该有很多先验知识可以清楚了; 另外这本Peter Watson的《人类思想史》断断续续读了好几个月。因为里面有大量已经了解的知识,其实是换一个角度,看作者如何从思想的角度,把整个人类的历史串联起来的。 从语言出现之前开始,谈到语言的产生和对寒冷的征服,这两件事情在时间尺度上是几乎一致的; 接下来到神的诞生、驯化,提出来固定耕作在历史上并没有解决粮食短缺问题,但是依旧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;由于早期文字的产生开始出现拼音、象形等方式,世界各地的文明也朝着不同的方向进发。 随后再是到了美索不达米亚上最早的城市、第一部法典等那个时期辉煌的文明、以及尚未破解的克里特文明的线性文字等。 接下来探讨了科学、哲学和人文科学的起源——古希腊文明,以及同时期的犹太人思想,印度思想,帝国儒教的诞生等等,在此时还是割裂的成分比较多。 在欧洲进入罗马帝国和中世纪之后,随着拉丁语的普及,日尔曼人信奉基督教,书籍的消亡,到中世纪后期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并且接管亚历山大,代替希腊人重新找回了辉煌的
2 min read
病毒循环

病毒循环 Viral Loop

这是CS183中推荐的一本书。 其实里面后半部分绝大部分都是案例,而且听说过,只是有几个知识点觉得可以被吸纳: 1. 在介绍直销的时候,阐述L如果想推销新颖的产品,直接销售会更好;而如果是传统产品,比如牛仔裤,直销并没有意义,因为所有人都熟悉牛仔裤的用处。 2. 双重病毒循环。在社交网络中,每一个社交群体使用者都是潜在的别的社交群体的创建者,这就会形成双重病毒循环。 3. 堆叠病毒循环。搭另外一个病毒循环产品的顺风车,效能double,比如YouTube借助MySpace,PayPal借助Ebay。 4. 不要担心别人会赶超。一道病毒网络演变成一个病毒循环,达到一定的位置,就不会有任何人能够阻止他前进的脚步。追赶着即便有和领先者一样的病毒扩张速度甚至更快,也未必能在市场饱和前追赶上;就和中美的差距最大的时候是在2001年一样的道理。
1 min read
心理学

《教育中的心里效应》笔记

有三个部分: 教学中的心里效应 教育中的心里效应 管理中的心里效应 灵感: 1. 沉锚效应。决策的时候会受“先入为主”而影响,这个在谈判中也可以利用这种效应。(也是留面子效应) 2. 首因、近因、超限、詹森 等等这些就不用说了。。。 3. 情绪ABC理论,Accident,Belief,Consequence 4. 自己人效应。可以用在app的设计上,或者app里面朋友之间的自动邀请机制设计上 5. 互惠效应。可以用在产品的运营上? 6. 登门槛效应;这个就是阶梯效应 7. 扇贝效应。怎么合理的奖励用户?
1 min read
Bezos

《一键下单》的思考

好久没有写读书笔记了,从现在重新开始吧。《一键下单》 1. 抓住最关键的流程,不建立仓库就可开始。 亚马逊早期开始业务的时候,除了手动筛选的数据库,一无所有,直接通过经销商直邮书籍; 2. 理性选择方向 Bezos在选择书籍方向的时候,有着非常理性的分析。 3. 挖需要的人才,从特定的公司 在需要建立物流系统的时候,从最强的公司沃尔玛挖人 4. affiliate program 在当时匪夷所思的鼓励别人link亚马逊的书籍页面并且承诺分成,扩大知名度 5. 获得垄断之后再做变革和颠覆 颠覆式创新不是谁都可以做的;Amazon-》kindle-》出版商,Apple-》iPhone-》运营商,都是反响要挟成功的。 6. 公司的流程 公司内部流程的梳理就是另一个创业的视角
1 min read
商战

《商战》笔记

2个基本原则: 1. 兵力优势原则 2. 防御优势原则 战争形式包括:防御战、进攻站、侧翼战、游击战。 战争的地带是消费者的心智。 防御战原则: 1. 只有市场领导者才能打防御战 2. 最佳的防御是攻击自己 3. 强大的进攻必须加以封锁 进攻战原则: 1. 领导者位置的强势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2. 在领导者强势中找弱点,并向这一弱点发起攻击 3. 在尽可能狭窄的战线发起攻击 侧翼战原则: 1. 最佳的侧翼行动应该在无争议地带进行 2. 战术奇袭应该成为计划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. 追击与进攻同等重要 游击战原则: 1. 找一个细分市场,要小得足以守得住 2. 不管多成功也不要像领导者一样行动 3. 一旦有失败的迹象,随时准备撤退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看过来,其实最新的这些创业火热的词汇,也只是对这些原则进行了包装而已。比如: 1. MVP就是随时准备撤退的游击战 2.
2 min read
创业

到底什么是创业?

有人说,创业是从零到一; 有人说,创业是实现自己的想法;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,从0到1的人才和从1到n的人才有什么区别呢?以及从公司内部的角度来看(不是外部产品的角度来看),有什么特点呢? 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秘密;比如沃尔玛自己的秘密之一就是他的整个物流、仓储管理的体系。亚马逊为了建立自己的物流管理体系,不得不从沃尔玛大量的挖人。 但是,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这套体系其实或许曾经是沃尔玛独创的;也就是说,它伴随着沃尔玛从0到1的整个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一个创业性质的探索慢慢演变为了一个固定的生产流程,由创造性人才主导逐渐演化为了执行性人才主导。这个过程从另一个角度就是沃尔玛公司的创业的过程。 精简的来说,从公司内部的角度来看,创业的过程就是把一个新的工作流跑通,并且固化为可以批量化生产的过程。 不论是阿里现在整个的淘宝运营模式,还是亚马逊的仓储物流管理,或者是Google的广告系统,其实从内部角度来看都是这个过程,而这些过程其实也是公司早期的“秘密”。 因此抛开产品的价值本身,从这个角度上来,一个公司如果只有从0到1,是无法实现业务规模第2布的增长的。
2 min read
产品

产品设计哲学

iPod的核心设计哲学是:把曲库装进你的口袋,而不仅仅是酷炫的颜色、耳机、滚轮。 iPhone的核心设计哲学是:把电脑的功能装进你的口袋,而不仅仅是触摸屏,或者是金属外框设计,或者是抖动的小图标,乔布斯隐藏的格言。 产品的其他设计功能都是围绕着其核心的颠覆哲学,让其更加丰满;现在很多国内的团队变成了细节为主,而却寻寻觅觅找不到其核心设计哲学和理念
1 min read
体验

Experience Instead Of Travel

走的越多,越喜欢静静地呆在一个地方体验当地的风俗,逛当地的夜市,喝当地的啤酒,与当地的人聊天,参与本地的生活和活动。 当在Railay海滩边上的峭壁上攀岩登顶的时候,有几岁的孩子,有七八十的老人。站在顶端仰望印度洋的海水,和边上的老外搭着话,看见一家老小来尝试挑战攀岩,生命在于保养么?Nope,生命在于体验。 站在Merappi的火山口,和向导聊着一周前的那次喷发,在凌晨4点的时候看到喷薄的日出,在刺骨的寒风中感受当年的火山造就了壮丽的爪哇文明;下山睡一个回笼觉,在集市上和当地人用着手势讨价还价才明白要买的是什么;第一次看到了房地产销售大厅放在商场里面的场景。生命在于踩点么?Nope,生命在于体验。 在Amalfi海岸的angela小镇,散着步眺望地中海的日落好似神话般,无意间碰到了当地的节日,所有人在吃吃喝喝唱歌跳舞;我们参与进去,全然不管当地人用好奇的眼光打量我们这些少见的黑发黄肤的人;和旅店的老板聊天,发现原来是曾经的驻香港领事馆工作人员,家中收藏有大量中国和日本的文物,原来一个偏远小镇的房东竟然有如此多的阅历。生命在于拍照么?Nope,生命在于体验
2 min read

创业反思

最近读了篇文章:精英教育工作背景之殇。颇有感慨。 我们从小都有更好的教育,当面对困难的时候总是花费自己更多的时间,坚信这样可以解决眼前的问题,我们总是希望把一切都做到尽善尽美。但在创业路上这往往会成为我们的羁绊。 1. 对于创业来说,时间就是金钱。记住时间并不能解决更多的问题,往往会带来更多的问题。士气、自信心、个人身体素质。。。砸时间并不是一个问题的解决之道。 2. 80/20原则。我们都知道这一点,但往往很难做到。我们会说我们是创业者,所以必须chief everything,但是如果没有找到团队的专注点,也没有找到自己的专注点,最终也很难在单点上有所突破。找到正确的问题远比找到正确的答案来得困难。专注,60分原则才能快速找到正确的问题。 3. 创业不是热血,而是生活。如果他是生活,你必须协调好你的家庭,身体,自己的生活状态,这也决定了你的创业是否是可持续的,是否能够在3-5年之后,还能拥有一个和谐的大后方支持你继续前进
1 min read

EUM 3 Years

EUMLab从rough的idea到现在快3年了。 从2011年蹒跚起步到2012年Pro Metronome等多的app稳居同类产品第一;到2013年被SoundOnSound等各大媒体推荐,被各大音乐人使用;到2014年法兰克福乐器展,WWDC直接视频推荐;一路走来不算坎坷也不算风火,但好歹是稳打稳扎,在行业格局中的地位和品牌已经慢慢建立起来了。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弯道超车,火力全开了,思考后面放上
1 min read